-
梁兴会
女,汉族,重庆南川人,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1988-1992年师从于重庆画家傅雷先生,1992年进修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擅长钢笔绘画。重庆渝北书画协会会员,南川区美术家协会、诗书画协会、摄影家协会、作家协会会员。
2020-3-25 查看详细 收到 3 张“名信片”
-
徐凤容
本是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人。5年前她随丈夫回到老家兴隆,开荒种果,人称“柚子大姐”。“柚子大姐”从小右腿残疾,种柚子经历了合伙人撤资、销售困境等种种磨难。可正是这样一位农村妇女,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硬是将500亩荒山变成了果园。
2020-3-24 查看详细 收到 0 张“名信片”
-
凉山女人
每年的四、五月和八、九月近四个月时间里,一群来自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同胞,为了摆脱贫困,怀揣梦想、走出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金佛山里采笋。她们一起刀耕火种、菜笋为食、搭棚为居,忍着思乡之苦,用柔弱的臂膀采摘来自大山的希望。她们简单朴实、吃苦耐劳、自立自强……
2019-10-23 查看详细 收到 0 张“名信片”
-
周先进
55岁,头渡镇柏枝村人,从少年时代就年年跟着父亲上山打方竹笋。他的家在山下柏枝溪边,政府划给他的竹林在金佛山甑子岩山顶上,垂直落差600多米。每到采摘季节,他和附近的村民便要沿着一条陡峭的悬崖绝径上山,中间还要爬过三层危险的悬崖木梯,负重上下,险中求生,就只为了讨一点生计。
2019-10-23 查看详细 收到 0 张“名信片”
-
赵明和田维书
是南川区德隆镇隆兴村四社的村民,今年50多岁,他们有着30多年的采笋经历。每年的六月初夫妻俩便上山种菜,七月底或八月初上山砍林、修路、捡柴,一切都是为了九月采笋做最后的准备。两口子在箐坝山上承包了二三百亩方竹林,建有两间笋厂,每年要雇10多个工人帮忙采笋。
2019-10-20 查看详细 收到 0 张“名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