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1991年生,南川头渡镇人。他年纪轻轻也未见得真就老成持重,但经历却很是丰富。18岁开始他出门闯荡社会,先后进过工厂、开过门市、办过公司,卖过软件、做过模特、甚至还拍过电影演过路人甲乙丙丁。期间尝尽各种成功失败,骗与被骗和寂寞困窘,但他依然不懈努力和坚持着……
初识李攀是在网上,因为一句“长得帅,要保养的”差点儿没笑喷,然后就直觉该是一位阳光帅气的90后。事实也是如此,小伙儿颜傎的确蛮高。但见面喝酒(他其实不喝,是我一人在吹瓶子)叭啦叭啦一通之后,又觉得他也是一个蛮有故事的人呐,可脸上却看不出丝毫阅历沧桑。所以我会玩笑说:“你丫胸无城府”。但玩笑归玩笑,正经算不算?这可能就要见仁见智了……
李攀自己也承认,从小没吃过苦,也或许是从不觉得苦。1991年出生的他,老家在头渡镇上,家境不算好也不算差,整个童年光景或是学生时代也就活得不是那么刻意,以致学习也是如此。虽然不是什么混混儿顽主儿,但也肯定不是天才红花儿童,不惹事也不怕事的他,被人欺负冲动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向人挥舞稚嫩的拳头。所以从初中到高中他也曾转过三间学校。高中没念完,他就赤条条地出来闯荡社会了。倒是也拿了高中毕业证,但他后来老说自己没文化没文凭,想来多少也还是有些遗憾的。
2009年,人生第一站,李攀也随了大流去到南国广东,在一家汽车配件厂打杂。本是洒脱任性的一个懵懂少年,因为年轻,因为不懂技术,整天被呼来唤去的吆喝,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关键觉得似乎也学不到什么技术,所以没干多久他就干不下去而返回老家,来去都一样的毅然决然。
回南川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因为家在金佛山下的缘故,思来想去又考察了市场,李攀决定卖南川特产——方竹笋。但他也觉得南川城里卖笋子的人实在太多,想要避免同质化竞争也要和别人家的经营有所不同,于是他把触角伸到了重庆城里。他和老爸二人二话不说就兴冲冲地跑到重庆南坪,租下房子,在某个农贸市场寻了一个摊位,旋即打锣开张。他家不只卖干笋、鲜笋,还特地将干笋泡发开来洗净了卖。每天起早贪黑,收笋泡笋辛苦倒也不说,但彼时总感觉方竹笋好像囿于南川地域,在外头实际名气未见得能有多大多响。生意不见起色,还要时不时地应对城管刁难……不出几天,爷俩儿就直接收称,铩羽而归。
一朝败北,却也没让爷俩儿输了锐气。
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再回南川,父子俩盘下了新车站附近农贸市场里的一家笋子店铺,从头开始,用心经营。
很多事情其实也就是想当然的复杂,面对竞争,其实远没当初想像那么激烈。方竹笋都打金佛山上来,人也多是金佛山中客,要说品质卖相,但凡有点儿经验的本地人都不遑多让。所以生意场上,买卖双方,除了货比三家,其实最最关键的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和服务。生意慢慢便会步入正轨,虽然貌似也没能挣下多少,但在舍得之间,李攀也有他自己的职业操守,比如他就不会卖自家笋林里打的笋,也一定不卖陈年老笋,因他认为无论从卖相到品质都须是对得起价格和良心,所以每年他家会丢掉好多好多的笋子。但也就是凭着这份诚实笃定和年轻人固有的洒脱率性,慢慢地他们也积累下了不少客户。很多时候甚至都不用自己去跑,就只坐等着客户上门。此去经年,不敢轻言生意顺风顺水或是能够做大做强,但养活一家生计该是没有任何问题。
生意做了有三年半,李攀却又有些坐不住了。年轻人似乎总是不能见惯于平淡和某种规律窒息,相对于波澜不兴的每天课钟点卯,李攀形容自己就好像过着七老八十老年人一般的生活。于是,2014年,他将笋子店铺完全交给了父亲一人打理。花了俩月时间考了驾照,倏忽一下跑到云南和俩哥们儿成立了一家公司,搞起了某品牌汽车的销售。
说起来感觉挺高大上的,但因为是二级代理,除了门面租金和销售保证金,实际哥仨每人投资也不是很多。不过起点不高依然信心满满,就像李攀给公司取名“天丰”一样,似乎是相信了天道酬勤,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但理想很丰满,现实也很骨感!实际开工的时候全不是想像当中那般的洒脱惬意,电视电影里演的都是觥筹交错指点江山,但他们跑起业务来却好像是在农村赶大集,每天就开着车各处不停地巡展和发传单。而且因为业务关系,三个年轻的投资人之间开始有些龃龉,意见相左的时候难免不会争个脸红耳热。李攀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若是执念一时长短输赢以后怕是朋友都没得做。于是找机会,好说好散,只做了两个月就果断撤了资。
李攀少有工作照,年轻人只喜欢玩自拍,呵呵……
七月份,回到重庆。经介绍,李攀进入朋友公司和朋友一起做房地产带酒水销售,听着就有够不专业。上班一个多月,老板发了四百块工资,连车马费都不够的。然后,据说是全体员工集体辞职……
转念,李攀应聘到了某夜场搞人事招聘。为什么是夜场?年轻人嘛,你懂的!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不管直的弯的,只要是个男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憧憬一场风花雪月。但一俟真的卷入一场莫须有的桃色事件,各种纠纷拉扯,仅仅一周过后他就心有余戚地自觉逃离。
第三份工作是做平面模特。小伙儿长得“伸展”嘛也蛮自信的,初初以为,可能也就像淘宝麻豆似的穿衣打版而已了。结果一进公司,人就问他要模卡。呵听都没听说过这玩意儿呢,于是让交了600块钱,说是公司可以代办。倒也挺快,第二天就来活儿了,还很洋气,不是拍平面而是拍电影,不过就是扮演路人甲乙丙丁咯。拍了两天,每天从下午三点拍到第二天凌晨三点,中间就管一顿盒饭,饿得实在遭它不住。然后,两天领了60块工资。再然后,没了下文……
后来,朋友介绍说某个可以免费通话的手机软件不错,说得天花乱坠,听得云里雾里,但他一时冲动还是东拼西凑地很快就把钱投了进去,做起了重庆地区的总代理。这就好像是“一入传销深似海”,李攀也开始不停地刷朋友圈了,不停地找客户招代理。但老实说也忒不易!市面上同类应用多如牛毛,软件本身也不是很稳定,业务展开得确有够艰难。某次,有人说要做永川片区代理。跑去谈合作,什么都谈得好好的,但对方就是咬死不给钱,执意要先收货再付款,待得公司发货,人家又不做了……实在是难!于是他当断则断,快进快出。好在投进去的好几万块也都收了回来。
一年之内,一念之间,在外打拼的生活压抑得李攀有些喘不过气,按他的说法是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有时候甚至都想直接打包收拾东西回南川了。但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嘛,他也老大不情愿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家。最后的最后,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年前,应聘了一份中介工作,是做店铺转让的。努力工作也签了几单合同,但因为公司后续跟进和转让过程当中的不给力,反而让他被客户不断地电话投诉骚扰。浑浑噩噩!待到春节过后,也就是几天前,他不得不又再换了新工作。这次也还是与手机APP应用类的相关业务,但不是直接销售而是转为企业定制了,他们公司专门做APP开发的。
……
李攀的经历,无论成功失败,还在继续。目前来说也不确定最后到底会是什么光景,但他依然踉跄踌躇不断挣扎前行。而且诚如所说,时光在他正值青春的脸上完全不着痕迹,言谈举止也不见他有半分忧郁。这还真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浪荡少年呵,说话时云淡风轻,但谁都架不住后面可能会有一番天高海阔!于是最后,我还是会忍不住习惯性地问了他几个蛋碎的问题。
A:就是觉得年轻,该有一股子闯劲。
Q:你工作换了许多,每次都跨行业,充满了不确定,是因为年轻任性么?
A:我年轻唛?都24了哩。跨行业是因为我没学历文凭,是人家和市场选我,我貌似没有选择的权利。至于年轻嘛,我可能确有些冲动,但应该不算任性。做事情嘛,不必纠结前因但要对后果负责。非要说,我只能说一句:无怨无悔,我走我路!
Q:有两次经历都和手机APP相关,你搞懂技术了唛?
A:就是不懂才要学撒。而且我做业务也不定非得学技术,主要是经验和模式。模式你懂不?我就觉得现在这家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模式挺好,对我以后哪怕是再回去卖笋子都会有很大帮助。
Q:新年新开始,有没有什么目标和愿景?
A:木有。我现在的重点就是学习和经历,在寻找的过程当中才有可能发现真正的目标。
Q:你说你女朋友对你挺好,对于爱情你有什么看法或是观点?
A:呃,这个问题我可不可以不要回答?

韦祥宇88年生,德隆银杏村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石蛙养殖户。
李仕芬50岁,南川人,远嫁湖南后独居,擦鞋16年独自抚养儿子成材。
谭波24岁,河图人,患先天性颌面部神经纤维瘤,依然自强不息…
涂华明木凉人,兴源农家乐老板,生意慢慢做大,日子越过越好...
版权所有。本站所有图文内容均由访谈所得、本人原创或者网络转载,非经授权谢绝转载分享。请特别尊重受访对象肖像和隐私权,如有恶意修改、传播、造谣或中伤,本站及其本人保留进一步的追诉权利。
攀总!我崇拜你,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