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林,53岁,德隆镇中心小学英语教师。从1984年到马嘴村小当代课老师起,已在乡村小学教书育人33年。2013年的暑假,李老师检查出癌症肿瘤,手术后修养半年便重返岗位,带病坚持工作更加兢兢业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为此,深受学生和同事的爱戴。
今天,第33个教师节,向所有老师道一声:您辛苦了!有人说,老师是一种情怀,是青涩年华里最美的引路人。有人说,老师一种热爱,从选择开始就意味着奉献。有人说,老师是一种信仰,无论条件多么艰辛,都为了学生肩负理想。也许,所有综合在一起,就是老师的真谛。
让我们把目光,投射到重庆市南川区德隆镇中心小学,那里有一位乡村英语教师,名叫李勇林。从1984年当代课老师起,已在乡村小学教书育人33年。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一同走近他的故事吧。
德隆镇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南部,距离城区70公里,地处偏远高寒地区,平均海拔在1200米左右,全镇下辖6个行政村,29个农业社,总人口9275人,德隆镇中心小学校就是全镇唯一一所小学。
李勇林是2008年来到德隆镇中心小学的,那时候德隆镇中心校还有初中部。随着重庆市教育改革2015年初中部和小学部分开,初中部和其他学校合并,小学部和幼儿园组成德隆镇中心校。全校现在有108名小学生,18名教师(包括校长),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仅有一个班级,班上的学生多的三十几人,少的只有十几人,而李勇林也是学校唯一的一位英语老师。
他今年53岁还有7年就到年龄退休,从1984年起,至今已经教书育人33年。他将自己的教育生涯分为两部分,他说前二十年将时间献给南川区马嘴村小,后二十年他献给德隆镇中心小学。
1984年李老师从南川二中高中毕业后开始当代课教师。那时候,他被分到南川区三泉镇马嘴乡一所村小任教。他说当时自己年轻,对环境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能教学生就好。没有要求的李老师,在村小一呆就是24年。2008年,李老师转正调到德隆镇当英语老师兼班主任,开始了他的第二个二十年。
乡村教师是一个留不住年轻人的职业,很多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分配到偏远的村小工作几年后就会申请回城区,特别是在德隆镇,学校所在的镇虽然离城区只有70公里,但山路崎岖,每天往返城区的班车只有3班。这让德隆镇中心校更像“沧海遗珠”,年轻教师基本不会选择这里,所以德隆镇中心校师资相对匮乏,那时起,李老师就当起了小学至初中的英语老师。
“最多的时候,我每天要备5个年级的课本,跟教同一个年级的老师比任务要重得多。”李老师说。工作的繁忙,加上交通不便,李老师几乎是除开周末和假期都呆在学校。
2013年的暑假,李老师开始出现身体不适,常常会肚子饿了胃痛,吃完饭,胃又很胀。开始自己并不在意,这种情况多次出现后,在家人劝说下,他才到医院检查,一查便发现胃部长了间质瘤,医生判断这种肿瘤大多数都是恶性,建议立即手术。无奈之下,李老师只能请假做手术并在家休养了大半年。
2014年,李老师身体好转后立即重返岗位。学校考虑到李老师的身体状况,没让他继续当班主任,每天也只给他安排一节英语课,让他适应一下。“和以前相比,生病后的身体还有是有些吃不消,以前上课站一节课轻轻松松,才恢复工作那时候,站一会儿就会身体不适。”李老师说。
那时候,李老师每天要吃800元钱的药来稳固病情,一个月光是药费都需要2.4万元。微薄的工资无力负担医药费,全靠家里的亲朋帮忙。后来在中华慈善总会的帮助下,李老师获得了一年的药物捐赠,让他度过难关,病情好转。不过,长期服用抗癌药,也让他的头发和眉毛一度掉光。
“其实,那个时候我有想过不当老师,但是没办法,我放心不下学生。”李老师回忆,当时自己重返岗位时,接手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当他走进课堂,让孩子们翻开英语课本时,才发现孩子们对英语一片茫然。“这不是办法,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他当时脑海中一直重复这个想法。
为了让孩子们对英语建立信心,他从最基础简单的教起,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又出了一套简易考题让孩子们考试,每个学生都考出了好成绩。他说,对于零基础的学生,在科目学习上一定要让他们有自信,出简单的题,就是让他们觉得英语不难学,这样他们才有学好的信心。
李老师在学校受学生和同事的爱戴,不仅是因为他教学认真负责,带病坚持工作,更是他给予每个孩子父亲般的关爱。
学校的108个学生中多数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家里是老人照顾孩子。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安全,就选择让孩子在校住读,而50个住读生就成了李老师肩上的责任。
有一年冬天,一个叫苏雨涵的女生晚上十点后肚子剧烈疼痛,她没有第一时间告诉他,后来是痛得不行才让同寝室的同学找到他。
冬天的德隆镇非常寒冷,因为地势高,几乎每年10月下旬就开始降温,气温特别冷时,山路会被封锁。于是,他二话没说背着苏雨涵,到镇上卫生所找医生。医生推测她有可能得了盲肠炎,需要马上手术,他便自己开车,绕行三个小时将学生送到城区医院,而幸好有惊无险,孩子被检查出来是肠粘连。
家里人提过几次让他申请交换到离家近的地方教学,这样方便照顾,最近一次是去年。经过家人劝说,李老师第一次提出了申请,交换到丰岩镇去教学,区教委也同意了他的申请。然而,想到自己离开后,学生们的英语课怎么办,每次看到他们渴望知识的眼睛,就放弃了他离开的决心,最后,他决定继续留在中心校,用句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
今天,教师节。孩子们的笑声响彻整个操场,他们最爱的老师就在身旁。李老师,我们向您道一声:节日快乐。
图文来源:
http://www.sohu.com/a/191040053_349051

刘波74年生,木凉人,技校毕业后打工成立电力安装公司,12年回乡创业...
罗伦1969年生,三泉卫生院长,2012年感动南川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卓建民40岁,在南川工作的重庆长寿区人,塔吊司机。
傅品金76岁,从区文化馆退休后开始创作蛋壳画,绘出了水浒108将...
版权所有。本站所有图文内容均由访谈所得、本人原创或者网络转载,非经授权谢绝转载分享。请特别尊重受访对象肖像和隐私权,如有恶意修改、传播、造谣或中伤,本站及其本人保留进一步的追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