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洪,1988年生,南川头渡镇人。家境贫寒的他一心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但2008年高考失利,难过灰心的他放弃复读离家外出打工,一年后回家开始跟随父亲养蜂,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成为南川较具规模的养蜂大户,他家的蜜源野黄柏更是南川独有。
“三年内给自己买辆摩托车。”这是2009年唐洪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目标。当年,他回家跟随父亲开始养蜂。但当时通往村里的路还是坑坑洼洼的机耕道,路途远又颠簸,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
后来,唐洪真的在三年之内买了辆摩托车,并且靠着养蜂,还在城里买了房,换了三次车。“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就是‘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慢慢的,越做越好。”唐洪说,这可能就是他成功的动力了。
1988年的冬天,唐洪出生在柏枝山下一个小地名叫梨树塝的农村家庭。作为家中独子,在村民中相对文化程度较高的父亲对他寄予了更高的希望,指望他能够跳出农门,用知识改变命运。
父亲的谆谆教导让他从小记忆深刻。小学四年级之前,同村的玩伴们都在离家近的村小就读,但父亲送他到距离家有6公里远的镇上读书。整整六年的小学时光,唐洪离家和到家时天几乎都是灰蒙蒙的,早上未亮透,晚上夜降临。
上了初中,唐洪开始了寄宿的学校生活,如父亲期待的那样,他的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还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是老师心目中的好苗子。深知家境并不富裕的他从初中开始,每年暑假都要背着背篓、拿着笋刀到柏枝山上采笋挣钱凑学费。
人生往往充满了意外。2008年,本来一切都还顺利的唐洪遭遇了人生的第一个打击:高考失利。家庭的不富裕,加上内心的愧疚,唐洪闷着头背上行囊外出打工。在离家后的这一年,他的父亲将家里唯一的1箱蜜蜂发展到13箱。
“我准备把这些蜂箱都背到柏枝山上去。”“我和你妈花了几天时间,在竹林里给它们安了家。”“下个月我准备上山看看能摇出蜜不。”电话中,父亲没有谈及高考的失利,也没有教育他不该自作主张去打工,而是不停地跟他讲自己养蜂的过程。此前,村里从没有人把蜂箱背上山,也没有听说海拔2000多米的柏枝山能产蜜,父亲在家里弄啥?唐洪决定回家看看。
当他和父亲打开蜂箱取出蜂巢时,唐洪第一次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当天,他们摇出的300多斤蜂蜜背下山就被一抢而空,收获的一万多块钱让他尝到了甜头。“就决定不走了,在家当个养蜂人。”唐洪说。
唐洪家产自柏枝山顶的蜂蜜,在当地村民中也很收欢迎。
“总得有个追求吧,想买辆摩托车。”2009年,决定跟随父亲养蜂的唐洪先给自己定了这样一个小目标。次年,唐洪决定还是把家中的40多箱蜂蜜也背上山去。柏枝山属典型的喀斯特桌山地貌,人迹罕至,要上山得经过一个叫新梯子的地方,那是一条在峭壁上凿出来的一条仅能容一人的小道,唐洪一边累得直想哭,一边憧憬着比头年更多的收成。
然后,在同样时间、同样地点的蜂群,这次却一半都病了、跑了,颗粒无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唐洪决定弄明白柏枝山的蜜源,并学好养蜂的技术。随后,唐洪开始参加区里组织的各种养蜂培训,系统地规划如何壮大自己的产业,硬是把剩下的20多箱蜜蜂发展到了60多箱。
2011年,又到了该上山的季节,有些犹豫的唐洪决定孤注一掷,仍然把蜂箱背到山上去,没想到竟收获了1500余斤,买摩托车的小目标实现了。
利用这10多万元的收入,唐洪在半山腰建起了一个简易的蜂场基地,成立了重庆市珙桐林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也是在这一年,唐洪弄清了山上的蜜源:野黄柏和南川柯。与其他蜜源不同的是,野黄柏虽然每年开花,但必须开花后持续高温才产蜜,南川柯是在南川发现并未命名的一种乔木,多是头年开花次年果熟,所以也不是每年都开花。
“每年都会花上万元人工钱将部分蜂箱背上山,但几乎年年都是空手而归,村民们也劝我不要干这赔本的买卖。”唐洪说,2011年丰收以后,柏枝山上的蜂蜜一直没有收成,家里全靠卖蜜蜂的收入维持生活,但他还是想坚持坚持,他相信,守得青山在不怕没蜜来。
坚守终于又等来了一次丰收。今年,唐洪山上的蜜蜂产蜜1800余斤,切切实实地为他带来了20余万元收入,独特的蜜源被更多人所知,短短一个月就售罄。
如今,他的蜂场被列为“十三五”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的示范蜂场,一家人的生活慢慢变得好起来。但唐洪说,一人富不算富,他已经开始筹划如何带动当地老百姓靠养蜂致富,思考怎样保护好柏枝山上珍贵的蜜源树种,让大山馈赠的甜蜜共享。
图文来源:
http://www.cqncnews.com/html/2016/zhonghe_1028/88133.html

陈治权金山镇人,现年60岁,石柱栗新冷竹笋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
徐凤容兴隆人,用五年时间将五百亩荒山变成果园的“柚子大姐”。
赵红金山镇人,以前做服务服装生意,三年前返乡办起兆嘉避暑山庄。
王兴才头渡镇人,56岁,金佛山中勤劳善良的蜂农和笋农。
版权所有。本站所有图文内容均由访谈所得、本人原创或者网络转载,非经授权谢绝转载分享。请特别尊重受访对象肖像和隐私权,如有恶意修改、传播、造谣或中伤,本站及其本人保留进一步的追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