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友,南川头渡镇人,家住金佛山南麓半山腰的玉台村,他家笋厂就在村后悬崖绝壁之上也就是南川人所熟知的观音洞上头。每年打笋时节,笋农劳累辛苦而且危险,年轻人大多吃不了这苦,而实际确也没多少回报,所以现在王大哥很担心的是这活路会后继乏人。
一座城,总有几样特产,尤以吃食居多,金佛山方竹笋便是南川特产的头牌。
金佛山方竹只生长于金佛、柏枝、箐坝三山组成的金佛山区,笋子纤维高、脂肪低,还含有较高的钙、磷、锌、碘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故有“竹类之冠”之称。
竹笋多是春生,方竹笋却不发于春而茂于秋,时下的9月,正是金佛山方竹笋的采摘季节。既是山珍,必然来之不易,日前,记者就随方竹笋主产区头渡镇的笋农一起,上山体验了一把金佛山打笋人的酸甜苦辣。
9月20日,经过异常颠簸的山路后,摩托车停在了金佛山南麓半山腰的头渡镇玉台村。同行带路的是当地人任昌现,她老公王德友承包了两片方竹林,在城里打工的她趁着周末回来帮帮忙。任大姐指着村后接天而立的大山说:“我屋的笋子厂,就在绝壁最顶上那个观音洞上头,这里开始只有走路了,走不到好久。”我只仰头看了一眼,两腿就已开始发软。
崎岖的山间小道加上烈日烘烤,很快我就开始体力不支。走走停停一个小时,山路在一处断崖戛然而止,立在眼前的是一架长满青苔的简易木梯,宽不过半米,坡度则接近70度,高约7米的树干一分为二,为两边立柱,一根根小手臂大小的树枝穿过立柱上的小洞,连接成了这攀崖天梯。半路同行的几位笋农大姐谈笑着几下就爬了上去,恐高的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颤颤巍巍到了崖顶,任大姐才告诉我,前边还有两架这样的木梯,笋农们祖祖辈辈上山下山,三架木梯是必经之路,而且通常还要负重100多斤。前几年,就有一位村民下梯时脚下打滑,不幸遇难了。
笋农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足足走了三个小时,王大哥热情地迎我进了他家的笋厂。说是厂,其实就是一间用竹子、木棒搭建的窝棚,孤零零的隐于高山密林间。方竹笋生于海拔1400~2500米的高山无人区,为了便于运输和保存,多数方竹笋都要就地加工成笋干再背下山,笋农要在山上吃住一个多月。不大的竹棚,土灶和烤炕就占了一大半,笋农们只能在灶头边上支起一张通铺,有多少人挤多少人,男女合衣混睡。
简单闲聊几句后,王大哥带我进了方竹林,去查看今年“竹母”的长势。“竹母”即是头笋,是当年最先破土的竹笋,也是最大最壮的竹笋。笋农有笋农的规矩,“砍小留大、砍老留新、砍孬留好、砍密留稀”、“不采头笋、不采见根笋、不采摇尖笋、不采延鞭笋”这些祖辈留下的经验,是金佛山方竹林多少年来不衰的秘诀。
傍晚时分,笋子厂的笋农们唱着山歌满载而归,大家围坐在一起,品着新鲜的方竹笋,夹一大块腊肉,来上两口地道的土酒,享受着一天最放松的时刻。饭后,大家又忙碌起来,鲜笋倒进大锅,盖好密封的薄膜,蒸煮4个小时,再放到烤炕上烘烤,经过反复翻炕、揉捏,三天后,鲜笋的水分被完全去除,平均10斤鲜笋制得笋干1斤,散发出阵阵烟熏味与清香。
半夜里,王大哥起身加火翻炕,忙乎之后独自坐在屋外抽烟,满脸惆怅。今年多雨,方竹笋减产减质,他在柏枝山的方竹林,请了10个笋农干了48天,才收得笋干1800多斤,卖了83000元,除去工人工资、承包费和生活物资消费,揣进腰包的就只剩一万多。最令他头疼的是打笋人越来越难找,老笋农干不动了,年轻人又吃不得这份苦,就连自己20多岁的女儿都没上过山。王大哥苦笑:“若干年后,南川人怕是守得碧竹万亩,难尝脆笋一根了哟!”

笋厂孤零零的隐没于竹海林木之间,上山下山必经几架简易的悬空木梯,笔者名之为“采笋天梯”。背夫们不惧艰险负重上下,价格约为上山1.2元/斤,下山1元/斤。据说这样的梯子摔死摔伤无数……
笔者进山采访途中骑车不慎给摔了,去小河医院检查时正好遇到贵州狮溪的一位笋农从山上摔下来,头顶缝了有几十针。
王大哥正在查看今年“竹母”的长势,笋农不打头笋,才使得金佛山方竹笋得以可持续发展。
围坐在炭火边,抽上一颗烟,摆摆龙门阵成了笋农们晚上唯一的消遣方式。
也只有晚饭光景才是笋农们一天当中最放松的时刻。
王大哥半夜起来添火,掀笋翻炕。
将采来的鲜笋倒进大锅蒸煮4个小时后再放到炕上烘烤,期间要经过反复的翻炕、揉捏。三天后水分被完全去除,平均10斤鲜笋始制得笋干1斤,散发出阵阵烟熏腊味和清香。
第二天一早,王大哥继续翻炕……
笋干制成之后称称重量才是笋农最期待的事情了。
但是今年的雨水让王大哥减收不少,他最担心的是明年还能不能请到工人。
图文来源:
http://www.cqncnews.com/Article/2014/201409/20140925173054_159941.html

刘大林49岁,白沙人,从出门求生到回乡反哺,他要打造一个心中的故乡。
郑洪远49岁,水江人,宏图村种植大户和致富带头人。
郭志会1973年生,太平场人,进城18年,做过保姆和餐馆服务员。
时荣恒43岁,南川大有人,从打工仔到老板,再然后返乡创业。
版权所有。本站所有图文内容均由访谈所得、本人原创或者网络转载,非经授权谢绝转载分享。请特别尊重受访对象肖像和隐私权,如有恶意修改、传播、造谣或中伤,本站及其本人保留进一步的追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