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向红/图:陈姗 发布时间:2016-6-27 22:56
韦鸿,男,南川西城街道会峰村人,29岁的他已经有5年的创业经历,其间有失败、有彷徨,也有纠结,但他从不放弃。2010年毕业后回乡创办“南川630网”失败,2013年出走重庆从事软件开发。2015年,他再度回乡成功创办“好耍南川”微平台,立志将南川推向市场,为金佛山旅游发展贡献力量。

韦鸿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年轻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80后小伙韦鸿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敢闯敢拼的创业青年。29岁的他已经有5年的创业经历,有失败、有彷徨,也有纠结,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凭借着一股认准了就干,干了就要坚持的劲头,成功创办了“好耍南川”微平台,并立志将南川的本土产品推向重庆市场,为金佛山旅游发展贡献力量。

经过一路的坚持,如今“好耍南川”微平台已经发展了金佛山方竹笋、金佛山蜂蜜、金佛山松花粉和莽海椒、老盐菜、红苕麻糖等10个南川特色产品和农家土货,拥有用户15000人,其中会员有近8000人。

心中有梦就去追

在大学期间,韦鸿对管理和营销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之余他和朋友一起进行各种创业尝试。“那时候电脑还没有普及,但许多同学都有上网需求,于是我和朋友一起做起了租电脑的生意,按小时收费,受到同学们的追捧。”韦鸿说。

毕业实习期间,韦鸿进入了学校当地一个地方网站实习,这为他以后的创业道路打下了基石。“2010年,那时候大城市的互联网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当时有一个叫北海365的地方网站,主要做地方商家联盟,做得很不错,给了我创业启发。”

毕业后,韦鸿回到南川,他发现当时南川网络市场巨大,但却没有一个成熟的地方网站,这让他有了开发一个南川本土网站的想法。于是,他找到几个懂技术的朋友,自己负责管理和营销,创办了“南川630网”。

但是现实却给了这个刚刚走入社会的创业青年一个残酷的回应,“南川630网”并没有如他所愿成为南川人追捧的网站,反而效果平平,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次失败对于韦鸿来说无疑是重创,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就业,到重庆找了一个软件开发的工作。“一次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我没有放弃,只觉得可能是时机不对。”面对失败,韦鸿并未气馁。

卷土重来未可知

创业失败留给韦鸿的是经验和教训。2015年,韦鸿带着朋友到神龙峡旅游,夏季的神龙峡犹如一股清风让朋友们心旷神怡,大家都沉醉在神龙峡的美景中。返程时,朋友们提出想带一些南川土特产回家,这样简单的要求让韦鸿尴尬了一把,“因为在当地根本找不到一家卖土特产和农副产品的商店,无奈之下,我只好带着朋友们回到城区买了一些土特产。”

然而,这次尴尬的经历也让韦鸿从中看到了商机,“南川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发一个主销南川土特产的平台应该不错。”

2015年,韦鸿再次回到家乡,利用互联网销售南川土特产和农副产品。当年8月,“好耍南川”微平台正式上线,因为是旅游旺季,主要做葡萄、西瓜、梨等当地水果。“我们当时的想法是抓住旅游旺季的时机,通过线下和线上结合,来销售神龙峡的葡萄、西瓜等新鲜水果。”韦鸿说。

如韦鸿所想,旅游旺季的确为他们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在重庆主城各个小区的宣传也让他得到了大量的订单。

然而令韦鸿没有想到的是,水果经过南川运到重庆之后出现了不新鲜、甚至部分坏掉的情况。“当时天气炎热,那样的结果让我们措手不及,不仅砸坏了我们平台的招牌,也造成了不少损失。”为此,韦鸿拿出两万元,赔偿顾客的损失,他说:“失败可以重来,但信誉不能轻视。”

【 5月6日,韦鸿正在向商家介绍“好耍南川”微信平台,希望和商家合作,将商家的玄参蜂蜜放到平台上销售。】
5月6日,韦鸿正在向商家介绍“好耍南川”微信平台,希望和商家合作,将商家的玄参蜂蜜放到平台上销售。

脚踏实地谋发展

痛定思痛,韦鸿决定调整思路,挖掘适合线上销售的土特产品和农副产品。韦鸿首先想到的是家乡的老盐菜,因为自己是当地人,老盐菜也是会峰村的土特产,韦鸿回到家乡,拍下老盐菜制作过程的图片,回来后配上文字解说。并在平台上开设了“农家土货”这个板块,首先把老盐菜推上了平台。

经历过失败,才懂得更加努力。韦鸿说,平台上的产品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哪怕只做一个产品,他也一定要把它做精,在顾客中建立起良好的信誉。也只有这样,他的平台才能够长久地运营下去。

为了收集南川特产和农家土货,韦鸿求助了区商务局,了解哪些地方的产品才最正宗,并花了半年时间实地考察。为了找到金佛山最纯正的中蜂蜜,他跑到头渡镇前星村,找养殖户,然后拍下蜂箱地点、蜜蜂采蜜和蜂蜜成品的图片,并制作成商品简介,发到平台上。

除了蜂蜜,韦鸿还去到石莲找土鸡,到木凉、大观找明前茶,到农户家里找莽海椒、海椒鲊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好耍南川”平台得到了区内外用户的青睐,目前,累计用户量达15000人,每个月的订单近2000单。

韦鸿说,通过土特产建立起良好口碑后,他还将组织他的团队把南川的景点推向平台,并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进行推广。“当然,我还希望将‘好耍南川’逐步发展成为‘好耍重庆’。”谈及以后的打算,韦鸿信心满满。

图文来源:
http://www.cqncnew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44&id=83174

寻一个ta,找一个你,让所有南川人在这里相遇!
  • 郭志会
    郭志会1973年生,太平场人,进城18年,做过保姆和餐馆服务员。
  • 卓建民
    卓建民40岁,在南川工作的重庆长寿区人,塔吊司机。
  • 刘宛利
    刘宛利家住南川市区,10岁小学生,妈妈坚强孝顺的好女儿。
  • 孙林新
    孙林新南川三泉镇人,今年57岁,白庙村小学唯一的一名村校老师。
Trackback Url:https://nanchuanren.com/people/weihong2/trackback
版权所有。本站所有图文内容均由访谈所得、本人原创或者网络转载,非经授权谢绝转载分享。请特别尊重受访对象肖像和隐私权,如有恶意修改、传播、造谣或中伤,本站及其本人保留进一步的追诉权利。

文明用语!本站所有图文内容均由访谈所得、本人原创或者网络转载,个中情节、缘由以及真实性由受访对象本人负责,若有失察失实之处,你可以置评但是绝不允许进行人身攻击!原则上我们相信真善美,包括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