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伊永军 发布时间:2017-4-22 10:12
张培,抗战老兵,祖籍重庆南川,现年91岁。1939年他家和学校都被日机轰炸,因而辍学,对日寇恨之入骨。1944年,张培应召入伍,受训8个月后分到重庆服役。1949年后随军赴台,娶了当地姑娘,育有一儿一女。别梦依稀几十载,故乡变他乡,一说到南川,老人就热泪盈眶…

张培

2017年2月,“逐梦他乡重庆人”台湾组一行来到台南市南区公英一街,刚到巷口,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就远远地朝我们挥手,用重庆话跟我们打招呼:“都是重庆老乡啊,好!我小时候就是在重庆长大的。”这位老人就是91岁的抗战老兵张培。

从巷口到老人家里大约有200多米。尽管已年逾九旬,几年前还遭遇过车祸,行走有些不便。但一路上,老人一直拉着记者的手,有说有笑,非常开心。

【张培一脸自豪手拿“抗战老兵”的绶带】
张培一脸自豪手拿“抗战老兵”的绶带

1926年,张培出生在南川西街。1939年,他的家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中化作一堆废墟。张培回忆说,日军轰炸时丢了燃烧弹,城里被烧得片瓦不存,死伤惨重。他当时在读小学五年级,由老师带队躲警报。等警报解除返家时,他见家已被夷为平地,无家可归,只得到市郊投亲,转读道南小学。后来,道南小学也被日军轰炸夷为平地,因而辍学。从那时起,张培对日寇恨之入骨,下决心长大后要从军报国,打日本鬼子。

1943年,张培决定参加抗战,从军报国。当时他还差3个月才满18岁,本不能报名参军,但他再三向招考人员说明自己的报国愿望,招考人员便准予他报名。

1944年,张培应召入伍,受训8个月后分到重庆服役,曾驻扎在上清寺、两路口、海棠溪、南山一带。当时的南山关押着众多日本战俘及间谍,张培负责看押他们。

1945年8月15日,正在执勤的张培忽闻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打听才知道是日本无条件投降了。他特地在那一天去相馆拍了一张照片,为的是永远记住这个令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

1949年,张培到了台湾,娶了一个当地姑娘,有了一儿一女。妻子从小父母双亡,被张培的南川老乡收养长大,能听懂重庆话,因此,张培在家时都习惯说重庆话。

【张培一家的全家福】
张培一家的全家福

张培在台南成功大学工作10多年,1978年退休。本可以安享晚年,但是,在台湾生活的几十年里,他无时无刻想念着故乡。南川的山山水水,那里的亲人、老房子,多次在他的梦里出现。

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他激动得几个晚上没有睡着觉。1988年,他带着老婆、孩子回到南川探亲,见到了几十年未曾谋面的叔叔、婶婶和堂弟,忍不住抱头痛哭。遗憾的是父亲已去世,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成为张培永远的遗憾。

那次回重庆,张培特地到两路口、海棠溪、新界口、黄山等地,探寻当年服役过的地方,感觉沧海桑田,时光荏苒。

之后,张培多次往返于重庆和台湾之间。在他家的书柜里,保存着一封由南川道南中学校寄来的一封信,那是他用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5000多元台币给母校捐赠了一套百科全书后,校方写来的一封感谢信。张培说,希望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采访中,当有记者问:“南川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眼含热泪地说,南川是家,是根,无论走多远,根始终在那里……

图文来源:
http://special.cqnews.net/html/2017-04/21/content_41365131.htm

寻一个ta,找一个你,让所有南川人在这里相遇!
  • 苏美华
    苏美华南川人,92年生,10年入伍。话务射击驾驶战车,巾帼不让须眉…
  • 熊国林
    熊国林72年生,石溪镇人,勤劳创业的梨园主人。
  • 徐凤容
    徐凤容兴隆人,用五年时间将五百亩荒山变成果园的“柚子大姐”。
  • 曾顺海
    曾顺海33岁,德隆人。打工落下残疾,但也成就了他的事业和完美爱情。
Trackback Url:https://nanchuanren.com/people/zhangpei/trackback
版权所有。本站所有图文内容均由访谈所得、本人原创或者网络转载,非经授权谢绝转载分享。请特别尊重受访对象肖像和隐私权,如有恶意修改、传播、造谣或中伤,本站及其本人保留进一步的追诉权利。

文明用语!本站所有图文内容均由访谈所得、本人原创或者网络转载,个中情节、缘由以及真实性由受访对象本人负责,若有失察失实之处,你可以置评但是绝不允许进行人身攻击!原则上我们相信真善美,包括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