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8-28 17:48
张勇,37岁,家住南川东城街道长亭社区广夏巷28号,重度脑瘫患者,生活起居需要年迈的母亲照顾。虽然足不出户,但他也是一名坚强的学者和行者,凭着过硬的“嘴上功夫”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弋,一样的笔下生花,一样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张勇

我是一名重度的脑瘫患者,没有上过一天学,看书用电脑都只能靠自己笨拙的一张嘴,生活起居更是需要年迈的母亲来照顾。一九七六年的春天,我出生在离楼兰古城不远的新疆建设兵团巴州石棉矿。不幸的我就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从此痛苦和折磨就伴随着我和我的全家。随着年龄的增加,痛苦、寂寞和无奈也如影随行般的挥之不去。父亲是矿上的一名检验员,一有空就带我去看队员叔叔们是如何钻井找矿。母亲没有工作,除了照顾我们三姊妹,也只能随便干点零工贴补家用。得空时妈妈也会带我出去玩,还试着教我学走路。记得那时在我们家的大门口有一个大喇叭,天天播放一些新闻和流行歌曲,就是这些广播伴我度过了整个童年。现在还能回忆起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军港之夜》、《童年》……只要听见那些熟悉的旋律就总会让我回忆起曾经生活在新疆建设兵团的经历。

还有一件令我至今难以忘怀的事,就是那位来自上海的知青阿姨,我们的邻居关翠珍,她为人很和善,只要邻居有什么事她都很关心照顾。每当看到我一个人在家时,她都会带着她那浓浓的上海口音关心的问我:“侬吃饭没有呀?如果没有的话到我们家吃去”。有什么好吃的她也会给我拿来,有时候还会把我抱到她们家去玩。现在每每想起这些往事,仿佛如昨依然记忆犹新!

一九八六年的夏天,我们一家回到了南川老家,更确切的说是我们母子四人先回了重庆,因为父亲还得继续留在新疆工作。当时房子也没有着落,只得暂住在姨妈家。转眼几个月过去春节也就到了,那是我最难忘的一个春节,是我们回到南川过的第一个春节,也是父亲和我们一起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八七年,父亲在春节过后没几天就踏上了去往新疆的回程。可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去竟然成了永别!就在这一年的中秋、国庆临近时,一家人毫无过节的心思,因为父亲病危的加急电报正一封接一封的往家里打。母亲赶去新疆十天后的一个下午,很不幸的消息终于还是传来:父亲因脑溢血不治病故。从此我便永远的失去了慈祥可爱的父亲,我们家也失去了顶梁柱!父亲去世后,这个破碎的家就全靠母亲柔弱的双肩支撑,还好的是矿上有点儿抚恤金和生活费补助。母亲为了照顾我也不能去找别的什么工作,只好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土地来种种菜,完了再挑到市场上去卖,贴补家用。因为有母亲的辛勤劳作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照顾,生活总算开始好转了一些。母亲为了不让我那么寂寞和苦闷,一咬牙特意为我买了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

我想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读书、玩耍,这在别人看来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可像我这样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来说简直就像是“上天入地”——不可能实现的事!读书上学对我来说就像是“天方夜谭”。记得在姐弟们学拼音字母的时候,我也随便的跟着学,没事悄悄地自己练。连我自己也没有料到的是,这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却为我以后的看书学电脑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终于开始了我的自学之路。尽管这条路是那么的不平坦,可也毕竟是开始!九五年的一天上午,弟弟的一本《现代汉语小词典》忘在家里。当时我就用嘴巴随便翻了翻,被一下子吸引住了眼球,以后没啥事我总要翻上一翻,时间一长也就可以借助拼音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慢慢地学也会了拼音查字法、部首检字法,这些还都只能靠自己一点点的慢慢地去悟去摸索。正当我学得津津有味有点起色时,弟弟却把词典给拿走了……我只好勉为其难的叫妈妈给我再另买一本。在词典的帮助之下,我又可以重新看书学习了。还记得当时姐姐有一本《成语词典》其实我也是非常的想要啊!起初,我只能看点小学语文之类的简单读物,慢慢的就可以看懂一些初中的语文、历史、地理和简单的物理、化学;再以后高中的语文也可以勉强的看上一点了。有一次为了上楼找一本我想要的书,我只能背靠着墙走,一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当场就把牙齿摔掉了好几颗,嘴皮子也被摔破了。但是为了能够看书和学习,我始终无怨无悔!有很多的知识是在词典里也查不到的,我迫切的需要一部比它更全面更丰富的工具书——《辞海》。自从有了《辞海》,比较难一点的书籍我也能看懂了。而为了更进一步可以看懂文言文和了解一些古代的典章制度,妈妈又给我买了一部《辞源》。于是我看书和学习步入了新的阶段,难一点的书也可以看了,而且速度比起以前也快了许多。看书和学习已然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别人都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可我却认为该是:“学海无涯,乐作舟”。

张勇在读书以及他的获奖证书
张勇正用舌头一页页翻阅,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旁边是他在网络征文比赛中的获奖证书。

二零零九年的一个星期六下午,妈妈和我正在看央视一套的《人口》栏目,里面有报道赵晨飞身残志坚的先进事迹,尤其是她用鼻尖来打字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我和妈妈。妈妈就对旁边的我随口说道:“如果也给你买一台电脑,你能学会吗?”。我当时不假思索的回答:“能”。于是后来妈妈省吃俭用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钱来给我买了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便宜但没有触摸板,而因为手上无力我必须得也只能用我的下巴尖来操控鼠标)这让我非常的感动和惊喜!从没有接触过电脑,就连最简单的开机和关机我都不会,就更不要说打字什么的了。借助仅有的一本《电脑综合操作——新手入门》,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的认。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终于可以用嘴来实现简单的电脑操作了。学会了电脑,对于像我们这些行动不便的脑瘫患者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它可以让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查找各种资料,结交很多朋友,尤其是同病相怜的脑瘫朋友。再有就是没事可以刷刷微博写写博客,讲自己的生活感受,写自己的人生感悟。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终于都能实现了,真要感谢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也希望有更多的脑瘫朋友都能学会使用电脑,让他们的生活和我一样不再孤独和苦闷。

人生,快乐与幸福的标准固然是多种多样的。可我始终固执的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与幸福莫过于为了社会与人类的进步做点什么,也只有能够真正实现人生价值才是幸福和快乐的!实现价值的途径可能有千条万条,可我却连一条也难以实现。当我从媒体上看到社会上急需造血干细胞和一些人体器官来治病救人的时候,我就想到要捐献自己的细胞,或许身故之后也可以捐献器官和遗体,希望可以救助更多更多的人,也算回报社会为医学做那么一点贡献。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开始妈妈还有些迟疑,但最后她还是欣然同意了。经过多方打听才在本地红十字会办理了捐献手续,可让我感到遗憾的是: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说脑瘫患者不宜捐献造血干细胞,最好是只捐献器官或遗体……其实,之所以想要捐献遗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我发现周围的扩建坟墓之风是愈演愈烈,本来工农业和城市的建设发展就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了,如果死人还要继续与活人争地的话,那么再过若干年后也许就将面临无地可用的窘境,况且这种造坟之风对于穷人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所以我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都来捐献细胞、器官或者遗体,这样做不仅可以救助很多病患,而且还可以节约出大量的土地,同时这一行为本身它也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注:这篇文章虽然写得不好,可全都是我的真实情况和心里话,是用嘴衔着筷子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的敲打了很久才写出来的,而且这也算是我写的第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

编者注:出于敬重,小编看了一遍又一遍,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修改了个别词句和标点符号,原文及其它信息参见张勇(饮冰飞人)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yong56298

图文来源:
学海无涯乐作舟—— 一个脑瘫人的心声
【图片故事】舌尖上的阅读

寻一个ta,找一个你,让所有南川人在这里相遇!
  • 游鑫和王鹏
    游鑫和王鹏94年生,石墙人,同学同桌,首届南川“美德青少年”之一。
  • 刘波
    刘波74年生,木凉人,技校毕业后打工成立电力安装公司,12年回乡创业...
  • 李攀
    李攀1991年生,头渡人。一个经历丰富,为梦想坚持不懈的年轻人。
  • 刘远
    刘远27岁,南川石墙镇人,个体养殖户、电商和网络讲师...
Trackback Url:https://nanchuanren.com/people/zhangyong/trackback
版权所有。本站所有图文内容均由访谈所得、本人原创或者网络转载,非经授权谢绝转载分享。请特别尊重受访对象肖像和隐私权,如有恶意修改、传播、造谣或中伤,本站及其本人保留进一步的追诉权利。

文明用语!本站所有图文内容均由访谈所得、本人原创或者网络转载,个中情节、缘由以及真实性由受访对象本人负责,若有失察失实之处,你可以置评但是绝不允许进行人身攻击!原则上我们相信真善美,包括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