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翼德、黎明、田晓/图文 发布时间:2015-12-4 13:30
郑洪远,今年49岁,南川水江镇宏图村人。当了半辈子农民,凭着一颗进取心学习经验技术,利用高科技搞大棚种香菇栽莲藕……成功带动周边乡民跟着他一起勤劳致富。但时下,他却因为有30万斤莲藕销不出去而忧愁。

郑洪远

郑洪远,今年49岁,南川水江镇宏图村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也是一个有身份有头脑的新农民,他是水江的“庄稼医生”,同时也是远峰农资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把不断总结自己成功失败的经验,不断创业,并且回报乡亲,回报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前些年他在家搭了30个蔬菜大棚,由于不懂种植技术,不是温度高了就是光照强了,不是湿度不够就是水浇多了,连续几年亏损,但他并没有放弃。郑洪远开始用心学习,开始留意各种新技术和高科技……2013年重庆云博会上出现一位肩挎背包、身着陈旧皮衣的中年农民。每到一处他都感到好奇,并仔细倾听展台人员的讲解,对于每一个展台的高科技技术,他都惊叹得嘴巴成了O型。这就是郑洪远,而他感兴趣的是一种叫“智能种植云平台”的项目。

这种智能种植云平台,在1亩地里可设4个标准大棚,每个大棚里安装一套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种植网管、本地监控、中继设备等。其中,中继设备包括空气湿度温度、二氧化碳、光照、土壤湿度、原生液施用、营养液施用等监测控制设备。这些设备通过智能种植云平台,用电脑或手机遥控大棚的遮阳网、风机、水泵等,有效控制蔬菜生长环境。种子种下后,不用到地里,在家或其他地方都能控制蔬菜的生长环境。

眼前一亮的感觉,“有了这种高科技,不愁大棚蔬菜种不好。”郑洪远满心欢喜地告诉采访他的记者,回家后要凑钱买这种设备,再次大干大棚蔬菜种植。

期冀东山再起的郑洪远,并非单打独斗,他联合附近村民成立了远峰农资专业合作社,并成功带动周边乡民一起搞农业绿色经济,脱贫致富。

【郑洪远参观云博会(左) | (右)正在指导乡民的郑洪远】
郑洪远参观云博会(左) | (右)正在指导乡民的郑洪远

最近,由远峰农资专业合作社牵头,为水江山水村引进越夏反季节香菇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帮扶,有效利用该村资源种下“扶贫菇”。该村香菇种植户金仁明指着一排排菌棒,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我的棚里共有3000棒菌菇,一年出两季香菇,一季出产7000斤,每斤3.5元……”

“香菇有个特点,就是生长环境需要凉爽。”郑洪远说,因此进入夏季时,平坝地区的香菇产量就低,甚至不产出。而山水村水洞片区海拔高,正好适合夏季种植。

为此,合作社充分利用水洞片区气候湿凉、昼夜温差较大、山地林下和房前屋后空地较多的情况,向贫困户传授越夏反季节香菇生产技术。

“越夏反季节香菇可以充分利用山区林下阴湿、富氧小气候,比较传统日光温室的冬春香菇生产模式,具有建造成本低、投资少、菇质好、见效快等优势,可帮助贫困户就地就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他说,一般夏季的鲜香菇生产较少,市场需求较大、菇价较高,水洞片区的香菇可以填补一定的市场空白,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

目前,水洞片区建成越夏反季节香菇菇棚5个,种植菌棒30000袋。下一步,合作社将牵头成立香菇种植联合社,扩大种植规模,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运输、存贮等相关产业。同时,积极动员精准扶贫户,利用自家闲置房屋种植香菇,建成“一户一棚”的家庭经营格局,实现“在家里生产,在村里销售,在屋里挣钱”的目标。

【莲藕丰收了却冷冷清清地收获,因为藕农们正愁销路……】
莲藕丰收了却冷冷清清地收获,因为藕农们正愁销路……

去年,远峰农资专业合作社在宏图村2社建立了120亩优质莲藕基地,今年的莲藕长势良好,产量在每亩3000斤以上。

“我们有三个品种,巨无霸、3537和雪莲,其中巨无霸是新品种,外表为锈红色,拉出的藕丝浓密而绵长,用来炖排骨汤是最好不过的,味道香浓,老远就能闻见。”郑洪远介绍,宏图村莲藕基地里的藕是绿色生态的,不施化学肥料,不打农药,水是从肖家沟水库放下来的灌溉水,同时基地里还有一眼水量丰沛的龙洞水,是天然活水。

遗憾的是“今年莲藕销路不好,100多亩莲藕现在只收了一成,我们现在还有30万斤优质莲藕在田里。”

“一般莲藕八月份左右就开始上市,这段时间正是莲藕大量收获的季节,可现在才卖出去一成,再过些天天气更加寒冷,藕收不上来,今年就白忙活了。”郑洪远说,南川莲藕的销路目前主要依靠本地市场。今年南川种植面积扩大,而本地市场消化量太少,加上是新种植,自己又没有提前找好销路,眼看莲藕到了采挖期,却少有人问津。

他说,一些客商也来洽谈过收购莲藕,但给出的价格仅在每斤1.5元左右。“藕田、采藕人工费加起来每斤成本在两元左右。现在莲藕的市场零售价2.5元/斤,把人工费等都算进去,我的藕至少也得卖2元/斤才不亏本。”郑洪远说。

时下,郑洪远正在联系各路媒体和市场,希望尽快把莲藕推销出去。

创业惟艰,农民不易,但郑洪远和他的乡亲们永远不会放弃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的努力和决心。看到这里,有条件有需求的亲们,不妨帮上他们一把。别让农民辛苦付诸东流,别让农民希望变失望!

这里有郑洪远的联系电话:13509468498

图文来源:
http://www.cqwb.com.cn/cqwb/html/2013-10/25/content_369784.htm
http://cqrbncb.cqnews.net/rbncb/html/2015-11/28/content_1879361.htm
http://cqrbncb.cqnews.net/rbncb/html/2015-12/01/content_1879701.htm

寻一个ta,找一个你,让所有南川人在这里相遇!
  • 吴小兰
    吴小兰45岁,南城街道人,小有名气的女兽医。
  • 曾荣华
    曾荣华30岁,金山镇人,2013年辞职回乡,通过机制环保木炭创业。
  • 周明兰
    周明兰南川市政环卫工人,十几年来风雨无阻,平凡而又伟大的生活…
  • 刘波
    刘波74年生,木凉人,技校毕业后打工成立电力安装公司,12年回乡创业...
Trackback Url:https://nanchuanren.com/people/zhenghongyuan/trackback
版权所有。本站所有图文内容均由访谈所得、本人原创或者网络转载,非经授权谢绝转载分享。请特别尊重受访对象肖像和隐私权,如有恶意修改、传播、造谣或中伤,本站及其本人保留进一步的追诉权利。

文明用语!本站所有图文内容均由访谈所得、本人原创或者网络转载,个中情节、缘由以及真实性由受访对象本人负责,若有失察失实之处,你可以置评但是绝不允许进行人身攻击!原则上我们相信真善美,包括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