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山女人
每年的四、五月和八、九月近四个月时间里,一群来自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同胞,为了摆脱贫困,怀揣梦想、走出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金佛山里采笋。她们一起刀耕火种、菜笋为食、搭棚为居,忍着思乡之苦,用柔弱的臂膀采摘来自大山的希望。她们简单朴实、吃苦耐劳、自立自强……
2019-10-23 查看详细 收到 0 张“名信片”
-
周先进
55岁,头渡镇柏枝村人,从少年时代就年年跟着父亲上山打方竹笋。他的家在山下柏枝溪边,政府划给他的竹林在金佛山甑子岩山顶上,垂直落差600多米。每到采摘季节,他和附近的村民便要沿着一条陡峭的悬崖绝径上山,中间还要爬过三层危险的悬崖木梯,负重上下,险中求生,就只为了讨一点生计。
2019-10-23 查看详细 收到 0 张“名信片”
-
赵明和田维书
是南川区德隆镇隆兴村四社的村民,今年50多岁,他们有着30多年的采笋经历。每年的六月初夫妻俩便上山种菜,七月底或八月初上山砍林、修路、捡柴,一切都是为了九月采笋做最后的准备。两口子在箐坝山上承包了二三百亩方竹林,建有两间笋厂,每年要雇10多个工人帮忙采笋。
2019-10-20 查看详细 收到 0 张“名信片”
-
李攀
1991年生,南川头渡镇人。他年纪轻轻也未见得真就老成持重,但经历却很是丰富。18岁开始他出门闯荡社会,先后进过工厂、开过门市、办过公司,卖过软件、做过模特、甚至还拍过电影演过路人甲乙丙丁。期间尝尽各种成功失败,骗与被骗和寂寞困窘,但他依然不懈努力和坚持着……
2015-3-22 查看详细 收到 1 张“名信片”
-
王兴才
五十六岁,南川头渡镇人,是蜂农同时也是笋农。和中国许多农民一样,王叔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了一双儿女,上学、结婚、买房、生子……如今已届花甲年纪,身体大不如前,还在继续劳作,只因为不想成为年轻人的负担。
2014-10-15 查看详细 收到 0 张“名信片”